— 亨瑞特(北京)信用评价事务所—
深度思考丨13个省把406.26亿元养老金挪用了
精诚
合作
共赢
近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国务院关于 2024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有 13 个省将 406.26 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于 “三保” 支出、偿还政府债务等。
《报告》一经公布,自然引起一片骂声。
地方政府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动养老金的蛋糕,自然不怕各路人马“指手画脚”。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报告》凸显的是基层财政的死局。
所谓“三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提出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基层财政困难,机关事业单位大规模欠薪,运转失灵;国企面临改革,价格“双轨制”带来严重民生问题。所以,财政部门在基层财政的安排上提出了“三保”优先。
“三保”并不是全无效果,但确实收效有限。很多人的“铁饭碗”还是没保住,下岗的下岗,打工的打工。
从情理上也可以理解,偌大一个国家,十多亿人口,哪里是那么容易“保”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又不能点石成金,最多就是争取点闪转腾挪的空间。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后,强劲的经济发展做大了蛋糕,基层财政和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你啃骨头我喝汤,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三保”也就淡出了视线。
2020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加强地方财政“三保”工作的通知》,对“三保”的排序做出了调整,成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现有版本。
《通知》突出了民生的优先级,无疑是正确的、中肯的、一阵见血的。但是,有了正确的排序,但并不代表就能正确的执行。
和很多财政相关政策一样,“三保”资金保障是按照“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兜底)、省级兜底、中央激励”的原则,分摊财政责任的。
但事实上,全国县级财政自给率均值仅为42.7%,而省级财政中只有九家的财政自给率达到50%以上。
一句话,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自身都难保,更何况兜底呢。
“三保”资金不是小数目,一个县好几套班子、几十个衙门,“保工资、保运转”就是个吞金兽。“保民生”更是无底洞。不拆东墙补西墙,压根保不住。
饿极了的人并不挑嘴,很多地方政府对各种“过手钱”的雁过拔毛是应薅尽薅。审计署的报告显示,1万亿国债、1万亿长期国债、义务教育补贴、惠农补贴等等,一个都没放过,都有挪用到“三保”的审计标签。
去年通报三分之一县政府挪用农村儿童营养餐的资金犹在耳畔,今年,养老金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本次审计署公布了报告,大家拍手叫好,但是问题并未解决。去年审出来的鸡蛋钱挪用,今年孩子们的营养餐就加菜了?查归查,事归事,向来如此。
老百姓出于朴素的道德,对公款有一套道德排序。在老百姓看来,养老钱、鸡蛋钱都是道德含金量高,是国计民生,是不可触碰的底线。可是,你孙悟空的底线,又不是我们神佛的底线。
基层财政饥渴至此,挪用资金哪管道德含金量多高,只看操作难易。强势部门的“有主之钱”,那是动不得的。拿了白拿的“无主之钱”,动了又如何?一百个孩子分一只鸡,吃不饱还能打校长不成?同理,不就是养老金吗?等你七老八十发现钱没了,难不成还能挥舞拐棍打上门去?
到底是“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还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官民各有一套实操的逻辑。你骂你的,他干他的,不妨碍。不到彻底保不住,那就只能这样保下去。
最后借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马国成一句台词结吧。
如果您有逾期账款、债务纠纷,可以联系我们!
铭德
END
敬业
商账催收专家
微信号|hrt-ice8000
网站|hrtxy.com
世界信用组织【WCO】会员单位
Member units of the World Credit Organization
400-1152253
HARDRIGHT (BEIJING) CREDIT EVALUATION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