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故事,或是地方债的映照
来源: | 作者:亨瑞特 | 发布时间: 238天前 | 187 次浏览 | 分享到:


— 亨瑞特(北京)信用评价事务所—

深度思考丨希腊的故事,或是地方债的映照

精诚

合作

共赢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发行,欧元区随之建立。


但当时有四国并未加入欧元区,其中,英国、丹麦、瑞典是想再观望一段时间,而一心想要加入其中的希腊则被拒之门外。

拒绝的原因非常简单,当时希腊的公共负债超过GDP的60%,而根据欧盟成员国在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希腊明显是不合格的。


但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希腊找到了一位大手子——高盛。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其核心业务之一是向全球各类机构和个人提供投资顾问及理财规划服务,并提供所有主要资产类别的投资产品(主要通过分开管理的账户和符合工具,如互惠基金和私人投资基金)。高盛还向全球的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基金会和高净值个人提供大宗经纪服务、融资及融券服务。


高盛给“希腊”量身定制了一个资产证券化的方案,比如把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收入作为抵押,打包卖出去换现金。比如作货币互换协议,把短期债务伪装成长期债务,2000年6月19日,在高盛的帮助下,希腊成为第12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联储为了救市,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发美元接盘有毒资产,导致美元贬值,当年4月,美元兑欧元已经累计贬值37%。

为了对冲美元贬值,欧盟部分国家试图通过举债来帮助经济恢复,购买银行不良资产,而大量负债超过了其清偿能力。一年后,2009年12月,希腊债务危机率先爆发,三大评级机构先后下调其主权债务评级,希腊的主权评级先是从A撸到了3B,然后接连降到2B、B、3C(惠誉曾一度将希腊主权评级调低至C,也就是垃圾级里的倒数第一,一般这都是诸如非洲一些战乱国家的待遇),希腊政府的融资成本曾经一度达到了印度、巴西这些国家的两倍多。


因为希腊主权评级一再下调,比希腊强不了多少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也受到牵连。欧猪五国的名头很快就传开了,这5个国家的信用评级被一降再降。欧洲金融市场风声鹤唳,国际资本开启大逃亡,纷纷从欧元区跑回美国,美元指数很快就从71的历史低点回升到90附近。


现在来看,很多人解读欧债危机,都认为是美国布的一个局(当然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但是也不能够忽略,欧债危机其实也是“欧盟主导国”与“欧盟参与国”博弈的一个过程,比如德国。


当欧债危机刚爆发时,德国政府认为希腊人必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并未把危机看作欧盟成员国共同问题。

随着危机的蔓延,德国介入施以援手,但相对的,希腊等国失去了很多“自主权”。德国在欧债危机的应对上采取的是双重战略。一方面与重债国家团结、引入和扩大欧债救助机制,另一方面,要求所有成员国实施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包括提议欧盟设专门委员监管希腊。


2011年6月29日希腊议会通过了为期5年的财政紧缩方案。这个方案包括:紧缩计划以“减薪、加税,裁员,出售资产”为主要内容。根据这一计划,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年收入1.2万欧元降低到8000欧元;对超过1.2万欧元的收入部分征收累进税;对自谋职业者设立征税下限。新计划把房地产税的起征门槛从40万欧元降低到20万欧元,同时在2011年减少4亿欧元的政府支出。


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新常态的当下,随着广泛意义的城镇化和脱贫攻坚的完成。中国80%的城市和地区过去那种高速增长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的。


尽管京津冀、长珠三角等城市群或经济带依然会有不错的发展,但这些地方以外的80%的地方,发展会逐渐踩下刹车,铁公基投入带来的边际效益已经不具有性价比了。

而大多数人还没注意的是,这些地方过去为保持高速增长所搭建的行政班子的“运营成本”,也是不可持续的。这里面最大的成本就是“编制”,也就是说,在过去“财政宽裕”的时候,养了太多的人。


比如某省的某个区,一年财政收入大概在20亿左右,却供养了过万的公职人员,但实际上,其自身留存部分税收如果全部用来发工资,大概也就能养5000人。这还不考虑现在所背负的全口径超过400亿的负债。


简单看一看数据,就知道这是不可持续的。很有可能“希腊”的最终解决方案,就是这些地区的“参考答案”。


关于本轮化债,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留待十年甚至二十年后再看,时间会给我们一个客观的答案。


如果您有逾期账款、债务纠纷,可以联系我们!


铭德

END

敬业


商账催收专家

微信号|hrt-ice8000

网站|hrtxy.com

世界信用组织【WCO】会员单位

Member units of the World Credit Organization